你见过最颠覆认知的人生反差是什么?有人穷到吃不起饭,笔下却满是豪门盛宴有人情路坎坷,偏爱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。但要论最绝的,还得是古龙一辈子活得像阵没根的风,浪荡不羁,死的时候口袋里没剩几个钱,可书桌里藏着的,全是能传几代人的武侠经典。他是浪子堆里最扎眼的那个,也是武侠界最特立独行的异类,活着的时候比自己笔下的江湖主角还传奇,走的时候却像部没写完的烂尾剧。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,他的作品到现在还能在热搜上翻红,让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他笔下的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着迷。他从不用所谓的规矩约束自己,全靠一身才华在世上立足,就这么轻轻一笔,给江湖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章,也给读者留下了七十多部能入梦的江湖故事。而他真实的人生,比那些故事还要曲折离奇得多。
其实古龙不是生来就想当浪子的,是那个动荡的时代,硬生生把他推到了浪的路口。1938年他出生在香港,那时候战火还没平息,家里的日子也没比外面安稳多少父母天天吵着要离婚,母亲一门心思扑在麻将桌上,父亲干脆找了情人,把家当成了偶尔落脚的客栈。年幼的古龙夹在中间,眼睁睁看着曾经还算温暖的家,一点点变成了让人窒息的修罗场。他没从家里学会怎么去爱别人,只学会了怎么逃避逃避争吵,逃避冷漠,也逃避那个让他不安的家。后来跟着家人迁到台湾,他倒是展现出了过人的读书天赋,顺利考上了成功中学,又进了淡江英专,读外文书比读语文课本还入迷。可这份学霸的光环没戴多久就碎了,为啥?因为他把心思全放在逃课谈恋爱上了。
他的第一段感情,发生在灯红酒绿的舞厅里一个满脑子浪漫想法的文青,一个在夜色里讨生活的风尘女,在台北喧闹的夜晚相遇,没聊几句就觉得对味,很快就凑到了一起。
两人在瑞芳镇租了间又小又破的屋子,像模像样地过起了日子同居生子,本以为是幸福的开始,结果没多久就闹到了分手,剧情俗套得像抄来的。紧接着,又一位舞女叶雪走进了他的生活,剧情几乎是原样复制再一次同居再一次生子再一次分手。直到遇见梅宝珠,这个文静端庄的女高中生,古龙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宿他娶了梅宝珠,两人接连生了三个儿子,在外人看来,浪子总算收心回家,要做个好丈夫好父亲了。可谁能想到,才过了三年,这份看似美满的生活就崩了。古龙改不了流连酒馆舞厅的毛病,天天夜里喝得醉醺醺回来,再贤惠的妻子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,最后两人还是分了手,古龙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无牵无挂的江湖里。他的朋友丁情后来直白地说古大侠生性就是个浪子,根本不适合婚姻生活。
这话听着扎心,却偏偏说中了古龙的本性。
离婚后的古龙彻底放飞了自我,舞女女星女学生女作家,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他的生活里。他爱得快,分得也快,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,却没怎么尽过当父亲的责任。对他来说,酒是最靠谱的朋友,夜晚的酒馆舞厅才是真正的家,女人或许能给故事开个头,但分手往往是故事的结局。浪子这条路,他算是走到头了,直到1985年,一场宿醉引发的中风,把他从这个热闹又冷清的世界带走,那年他才47岁。有人说他死得不值,可古龙自己恐怕早就看透了这一辈子,该有的精彩没落下,该留的传说也留下了,值不值,只有自己说了算。
说起来也挺讽刺的,古龙的小说里全是王侯将相江湖豪杰,动不动就是千金散尽美酒佳肴,可他自己年轻的时候,连顿饱饭都难吃上。
迁到台湾之后,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父亲是个政客,后来干脆不管他和弟弟母亲心灰意冷,每天半夜才回家,做顿饭也是糊弄了事。小小年纪的古龙,心里憋着一肚子委屈和不服气,却没地方发泄。他读书是真的好,可再好的成绩也换不来一口热饭,没办法,他只能开始给报社投稿写诗,靠那几块钱的稿费买瓶酒,也买口饭吃。1954年,古龙正式踏上写作之路,1955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从北国到南国,到1958年,他干脆转行写武侠不为别的,就因为武侠小说的稿费高,能让他活得体面点。你想想,一个人得被逼到什么份上,才会靠写那些刀光剑影的江湖故事来填肚子?可偏偏就是这份为了生存的写作,让古龙写出了别人写不出来的江湖。
他读了太多西方小说,莎士比亚的戏剧海明威的硬汉故事川端康成的细腻情感,他都烂熟于心。
他没走传统武侠的老路,而是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心境揉进故事里,把我手写我心的武侠,写成了带着现代意识的浪子传记。他笔下的男主角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侠,可能是个爱赌钱的混混,也可能是个四处留情的花花公子女主角也不是清一色的女侠,更多的是酒馆里的情人舞厅里的舞女,或是酒杯里映出的那抹倩影。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小李飞刀,刀快得能追上光,可心里藏着的痛,比谁都深绝代双骄里的花无缺和江小鱼,一个冷得像冰做的刀,一个疯得像燃着的火,却都背着甩不掉的命运包袱。读古龙的书,你会觉得那不是虚构的江湖,而是真实的生活,是古龙给自己画的一幅浪子自画像。
最魔幻的是,他写的书越多,名气越大,自己的日子却过得越穷。因为他太爱喝酒了,喝多了就写稿,稿子写完拿到稿费,转身就请朋友喝酒吃饭,那点稿费像泼在沙子上的水,没一会儿就没了。
有人说他是台湾最没存款的大作家,古龙自己却笑得满不在乎没关系,我还有脑袋,还能写。到了1970年代,古龙彻底红了,出版社的稿约堆成了山,他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,连邵氏中视这样的大公司都抢着请他合作。他也不含糊,签了一堆合约,一年能出五六本书,一周能写十几万字。有人吐槽他写得太快,剧情漏洞多逻辑乱,古龙却满不在乎地回武侠小说就是图个爽,要那么多逻辑干嘛?
可那时候的古龙,心里其实越来越空。他住在一栋小洋楼里,家里的锅灶总是冷的,冰箱里塞满了啤酒,却找不到一点能下锅的菜。他写小说像跟谁打仗,常常凌晨三点还在书桌前赶稿,写得血压升高手指发麻,就拿起旁边的酒瓶喝一口,接着写。他总说吃饭是最无聊的事,喝酒才有意思。朋友来家里做客,他一口一个兄弟叫得亲热,可第二天可能就忘了人家姓啥。
他最疯狂的时候,一边跟四个女人周旋,一边要赶四份不同出版社的稿子,结果忙中出错,把给A出版社的稿子寄给了B出版社,最后只能连夜找编辑商量,换个封面蒙混过关。
欢乐英雄算是个典型例子这本书里的人物热热闹闹,笑点一个接一个,风格轻松得不像古龙写的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他写这本书的时候,刚被情人抛弃,父亲又病逝了,酒瘾也犯得厉害。他是用表面的嬉皮来掩盖心里的痛,用文字给自己疗伤。但现实终究不是小说,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,肝硬化中风高血压,这些病像潮水一样围着他。1984年他第一次中风,躺在病床上不能动,朋友来看他,他还笑着开玩笑医生说我不能喝酒了,可我心里一直在喝啊。谁能想到,这话出口才一年,他就真的走了。
临终前,有人问他有没有什么遗愿,古龙摇了摇头别给我开追悼会,我是写武侠的,死也要像个英雄。他眼里的英雄,不是那种拯救天下的大侠,而是明知结局悲凉,还能拼命活得潇洒的人。古龙死的时候,还欠着一堆酒债,可他的书,却一本接一本地再版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。他留下的70多部小说,成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,成了他们了解江湖理解人生的窗口。他用短短47年,把一个文人的寂寞一个浪子的激情一个侠客的浪漫,全写进了那些风云变幻的江湖故事里。
世上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古龙了,因为没人能像他那样,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场热热闹闹的酒局,把自己的感情写成一篇荡气回肠的绝笔。你可能觉得他浪费了一生,可古龙自己却说过只要有美女和美酒,无论如何,人生总是值得活的。这句话不是他的借口,而是他的信仰,是他留给这个世界,最真实最鲜活的江湖。
富通优配-正规配资平台开户-南平期货配资-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