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李麻花
《1》
常听人扯:“想喝懂岩茶?先把钱包掏空!”
意思是得从几千、上万一斤的天价茶喝起,说这样才能养出“金舌头”,以后不被骗。
这话纯属瞎掰,甚至有点居心不良。
这几年见过太多新手栽在这上面。
有个朋友刚入门,就咬牙买了号称“正岩核心区”的茶,一泡四百多,泡出来却跟他后来买的几十块一泡的半岩茶没尝出本质区别。
展开剩余86%不是他舌头笨,是新手的味觉压根还没建立对岩茶的认知。
就像刚学画画的人,对着毕加索和儿童涂鸦,大概率只会觉得“都挺乱”。
还有人被这话吓退,觉得喝岩茶是有钱人的游戏,干脆买些十几块一大包的“岩茶”,拆开一股焦糊味,直接对岩茶判了死刑。
其实新手哪需要跟钱较劲?
想要对岩茶有清晰的认知,是要在品种、火功、冲泡上下功夫,唯独不在价格标签上。
要是连水仙和肉桂的香气都分不清时,再贵的茶到嘴里也只剩“苦”和“香”两个模糊概念,纯属浪费。
《2》
新手学岩茶,真不是钱的事。
对多数普通茶客来说,那些动辄天价的岩茶,实在遥远得不着边际。
试想,一泡能抵半个月饭钱的茶下肚,任谁都会被价格震慑。
心里盘算着“这一口值几十块”,神经被价格带来的冲击紧紧揪着,哪还有余裕去细品茶汤里的香气层次、滋味变化?
喝完这样的茶,认真回味茶汤本身的人少之又少,更多人是急着掏出手机发圈:“今日打卡天价岩茶”。
毕竟,旁人一听“喝过这么贵的茶”,总会露出几分羡慕,炫耀的目的达到了,至于茶到底是什么味,反而成了次要。
可对学茶入门来说,这种“天价打卡式喝茶”,压根学不到东西,不过是花钱买了场短暂的虚荣。
但反过来,太廉价的茶也不行。
有些低价岩茶,拆开包装就是一股呛人的焦糊味,条索歪歪扭扭,混着不少老梗碎叶,一看就是工艺粗糙的次品。
喝这种茶,不仅尝不到岩茶该有的“岩骨花香”,反而容易留下“岩茶就是焦苦味”的误解,还不如喝杯白开水来得舒坦。
其实,新手学岩茶,选那些价格不高不低的平价茶最实在。
这些茶是市场的主流,就像餐馆里的家常菜,看似普通,却最能体现真功夫。
它们的香型、火功、滋味各有特点。
有的带着兰花香,有的透着桂皮香;有的焙火轻,茶香清新;有的焙火稍重,滋味醇厚。
这些具体可感的差异,恰恰是新手入门最该掌握的基础知识,比盲目追高或贪便宜靠谱多了。
《3》
新手入门岩茶,建议先从品种入手。
尤其是主流的水仙和肉桂,这两种茶堪称岩茶界的“必修课”。
几乎所有做岩茶的商家都会常备,出去喝茶十有八九能在茶桌上遇到。
只要工艺不算太差,它们的品种特征都很鲜明,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。
入门可选半岩产的水仙和肉桂,品质扎实,香气、滋味都拿得出手,平均一泡十几元,价格亲民。
哪怕是零基础小白,一开始喝不懂也没关系,喝上二三十次,再普通的味觉也能摸清它们的特点。
肉桂带着辛锐的桂皮香,尾水时喉间会有独特的辛辣感,喝一次就难忘。
水仙则是清幽的兰花香,汤感比多数岩茶更厚滑绵柔,若是树龄长的老丛水仙,还会透出松涛般的木质香。
有人说该从正岩茶、高端茶起步,这话不算错,但对多数新手来说不实际。
正岩茶价格偏高,且新手味觉尚未建立认知,容易浪费。
不如先把水仙、肉桂的特征刻在脑子里,打下基础后,再去尝试铁罗汉、奇兰等其他品种,那时分辨起来会轻松得多。
说到底,喝懂岩茶的关键是熟悉品种特性,而非一开始就追求高价。
把基础品种喝透了,才算真正跨进岩茶的门。
《4》
从火功选择来看,新手入门岩茶,建议先从轻火茶开始。
轻火的岩茶,最能保留品种本真的香气,个性鲜明又不张扬。
新手喝起来,既能闻到岩茶特有的馥郁花香,又不会被浓重的炭火味“呛到”,接受度更高。
就像吃辣要从微辣开始,轻火茶能让味蕾慢慢适应岩茶的风味,为后续探索打下基础。
有些新手可能好奇,足火茶醇厚绵柔,老茶客都爱喝,为何不直接尝试?
其实,足火茶的火功香和厚重感,对“白纸型”新手并不友好。
如果平时只喝绿茶、白茶、茉莉花茶这类清新茶饮,或是从没接触过焙火茶。
第一次喝足火岩茶,很可能只尝到浓重的炭火味,反而误解岩茶“都是一个味”。
这就像刚学喝酒就灌高度白酒,再好的酒也品不出妙处,只会觉得辛辣难咽。
稳妥的做法是循序渐进:先喝轻火茶,熟悉品种香与岩韵的基础轮廓;再尝试中火茶,感受焙火带来的滋味变化;最后挑战足火茶,体会那股沉淀后的浑厚。
一步步来,才能品出不同火功的细微差别。
至于价格,不必盲目追求高价,但也不能贪便宜踩坑。
如果一款茶条索杂乱、满是茶梗,或是闻着有焦糊味、杂味,再便宜也别买。
这种茶不仅喝不出岩茶的魅力,还可能直接劝退新手。
真正适合入门的轻火茶,应该是干净无杂味、工艺规整的,这样才能让味蕾清晰捕捉到岩茶的本真,慢慢走进它的世界。
《5》
说到底,岩茶入门从不是“砸钱买贵”或“贪便宜凑数”的选择题。
从水仙、肉桂这些主流品种喝起,从轻焙火慢慢过渡到足火,一步一步让味蕾熟悉岩茶的香气、滋味与个性。
等喝得多了,自然能分清兰香与桂皮香的差异,尝得出轻火与足火的层次。
到那时,不管是平价茶还是高价茶,你都能喝出它的差异,这才是真正喝懂了岩茶。
入门的关键从不是钱,而是耐心与对茶的认真感受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富通优配-正规配资平台开户-南平期货配资-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